煤化工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方向和对策探讨
作者/来源:周红军 刘 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制油和煤化工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日期: 2009-02-20 点击率:1378
我国煤化工企业众多,历史上以煤为原料的小合成氨厂达1 500多家,经多年市场竞争和发展,至今仍有800多家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碳氨和甲醇的厂家,但已不是以前的单一化肥厂。大多数已发展成为当地以煤为原料的综合化工企业,除化肥主业外,向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农药、氯碱等多个方向和领域交叉渗透,并形成了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和碳一化学等新的煤化工发展方向,以扩大生存空间,增加竞争优势,适应中国乃至国际市场的需要。
纵观以合成氨为主导的煤化工企业所经历的几个新产品开发历程,及整个行业所经历的几次大的周期性波动,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深思。为何前几年整个行业连续亏损,造成重多以煤为原料的小合成氨厂倒闭,而近年甲醇和尿素产能一扩再扩,仍能获得较好的利润?尿素和甲醇的产能是否能继续大幅扩大?笔者集20多年从事化工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经验,就煤化工企业新产品开发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几个盈利产品的思考和现代煤化工发展的几个热点领域
1.1 几个盈利产品的思考
1.1.1 甲醇
中国的甲醇工业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早期绝大部分生产厂家以煤为原料,年生产规模从几千吨到几万吨不等,生产工艺大多为中国特色的联醇工艺,即甲醇生产是合成氨工艺中的一个净化工段,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也无法与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甲醇相比,此后建成了一批以天然气为原料10万t/a规模的生产企业。近几年国内引进和开发出许多先进煤气化技术,大型煤制甲醇生产工艺脱颖而出,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创新,甲醇这一产品对许多生产厂家来说仍是一个好的盈利产品,并且利润颇丰。纵观近20年的变化,早先以联醇为主导的中国甲醇工业也经历了多次周期性变化和大幅价格波动,曾让许多人认为中国甲醇产能必定过剩,甲醇价格不久就将跌入低谷,而事实上,近几年来甲醇价格尽管有些波动,但总体上一直处于较好的盈利状态。究其原因,对于一个化工新产品的开发,要分析其市场容量和产业规模。甲醇这一液体化工产品,国外基本上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单套生产能力已达100万t/a,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千万t级的基础化工产品,市场广阔、容量大,这一产品的市场地位和特点为国内众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