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价格追平火电三年可期
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日期: 2010-01-19 点击率:828
对于国内太阳能产业来说,刚刚过去的2009年虽然没有重复2008年“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但也称得上“悲喜交加”。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文将多晶硅列为产能过剩行业,并制定政策抑制各地的多晶硅投资热潮。这一政策一时将太阳能光伏产业置于尴尬境地。此间,由于国际多晶硅价格暴跌,成本与市场销售价格倒挂,不少规模小、技术低的多晶硅企业倒闭。
但研究人士认为,“产能过剩”尚是“表面现象”,而令多晶硅产业前途莫测的还有上网电价问题。传闻中可能定在1.09元/度的上网电价,无疑将使大多数企业无利可图。“我们一直在呼吁国家尽早出台上网电价政策,给这些生产企业一些利润空间。”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2009年12月24日通过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被认为会给这些企业带来利好,因其“确立了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并将‘电价附加’和‘专项资金’整合形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石定寰说。
石定寰认为,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能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上网难”的问题。但他同时指出,如何做到全额保障性收购,还有待进一步解释。“目前全国已经建成了一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但到2008年6月,才有两个项目获得每千瓦时4元的上网电价,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基本没有启动。这中间的主要原因是电价。”
90%太阳能企业会亏损?
虽有国家....
